一、竞赛目的和时间地点
为了激发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对岩土工程及相关学科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协作精神,促进不同高校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将于2025年7月4日(7月3日报到)由浙江大学组织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岩土工程竞赛。
二、竞赛题目和要求
本届全国大学生岩土工程竞赛的题目为:复合地基设计建造。要求参赛学生用主办方提供的橡胶颗粒、细砂、A3纸和模型箱建造一个复合地基,以得分最高者获胜。竞赛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模型设计、模型制作、模型测试。具体的建造要求和评分标准见附件二和三。
为了鼓励参赛者充分发挥创新精神,本比赛不考虑施工的可行性,不评判是否完全满足规范的规定。
三、参赛资格
截止2025年4月,已通过住建部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的高校(或特邀单位)每校可派1支参赛队参赛。竞赛秘书处最终审定参赛资格。每支队伍由一名在职教师带队,学生人数£3人(本科生参赛人员至少2人;研究生参赛人员至多1人,且只能为硕士研究生)。
四、竞赛流程和规则
本次大赛的比赛流程包括资格获取、预赛和决赛3个阶段:
(一) 资格获取
本次竞赛采用邀请赛制,首先由主办方根据确定的参赛范围向相应的学校发出邀请。报名参赛者填写本通知附件一的表格,并用email于2025年4月15日之前返还给主办方(邮箱地址:tulixue2025@zju.edu.cn),经主办方确认后即获得参赛资格。
(二)预赛
由参赛队伍提交电子版的设计计算报告,根据对设计计算报告的评审结果确定最终参加决赛队伍的名单。具体做法是:
(1)参赛者根据本通知附件二,提交相应参赛方案的设计方案和计算论证报告。报告以word和pdf两种格式电子版的形式提交。并用email于2025年5月31日之前返还给主办方(邮箱地址:tulixue2025@zju.edu.cn)。为便于匿名评审,除封面页之外,在报告的其余页面均不得出现任何有关参赛队伍信息的内容(如:参赛学校名称、组员姓名、参赛队或学校的Logo等)。
(2)提交的设计计算报告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土力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预赛评审委员会进行双向匿名评审。根据评审结果择优确定进入决赛队伍的名单。
(3)各参赛队此次提交的计算报告仅作为该次预赛评选的依据。最终决赛时可以修改方案。但最终决赛时要同时提交修改后的设计报告,即报告和实物要匹配。
(三)决赛
决赛时间为2025年7月4日,即在第七届全国土力学教学研讨会前夕进行(教学研讨会7月4日报到,会期7月5日-7月6日,将于4月底另行发布会议二号通知)。地点为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内。
(1)参赛队应按照举办方确定的决赛日程报到并准时参加比赛。报到时应提交决赛所采用的方案设计计算报告打印版和电子版各一份。此次提交的设计方案必须和参赛队决赛中实际采用的方案一致。
(2)决赛前1天组织参赛队熟悉决赛场地、解释比赛规则,检查和确认模型制作所需的相关材料等。各参赛队所有的自备材料和工具应报请组委会检查确认。凡没有经组委会提前检查确认的自备材料和工具不得在决赛中使用。
(3)比赛计时开始后,参赛者须在90分钟时间内完成模型制作,超过90分钟将被扣分,超过120分钟将被取消资格。
(4)决赛成绩由决赛裁判组和组委会根据本通知附件三所规定的评分标准和方法确定。本次大赛奖项设置如下(暂定):
最佳创意奖:1队 奖金5000元/队
一等奖:3队,奖金3000元/队
二等奖:5队,奖金2000元/队
三等奖:10队,奖金1000元/队
其中,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名单按照决赛成绩的高低依次确定。最佳创意奖由决赛裁判组投票确定。
(5)对决赛中出现预想之外或有争议的情况,由决赛裁判组进行裁决。各参赛队必须服从决赛裁判组的裁决。
(6)对发生违反比赛规定和公平比赛精神的参赛队,由决赛裁判组认定后,取消该参赛队的比赛资格。
(7)颁奖:在第七届全国土力学教学研讨会开幕式上举行颁奖仪式。
五、其它事项
(1)为保证竞赛的公平性,本次大赛采用回避制度。预赛评审委员会成员、决赛裁判组成员和竞赛组委会成员均不能带队参加比赛,也不能参加任何参赛队的活动。
(2)大赛报名及咨询联系方式:朱成伟 老师,18768115900(浙江大学)。
(3)本竞赛相关规则的解释权归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土力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六、附件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