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时期,为推动岩土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交流,促进先进施工工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4月27日,由浙江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绿色岩土与锚固工程专业委员会和浙江省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行业协会绿色岩土与地下空间开发分会联合主办的“中铁四局江南水厂改扩建工程盾构接收井施工工法(CJM工法:全称:机械法悬吊拼装式竖井)”技术观摩活动在浙江富阳成功举行。
来自高校、设计、施工、构件生产等多个领域的60余位行业代表汇聚一堂,共同围绕CJM工法的技术创新与发展展开深入探讨。
参会代表首先前往中铁四局江南水厂改扩建工程盾构接收井项目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参观。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项目,中铁四局江南水厂改扩建工程对于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和提升供水能力具有关键意义。而盾构接收井作为盾构隧道施工的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和安全性。在施工现场,代表们实地观摩了CJM工法在盾构接收井施工中的具体应用。通过现场工作人员的讲解,代表们了解到CJM工法在应对复杂地质条件、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该工法通过一系列创新的技术手段,有效解决了传统施工工法中存在的难题,为盾构接收井的施工提供了一种安全、高效、绿色的解决方案。
随后的技术交流环节成为活动的重点。中铁四局该项目负责人花燕舟作为CJM工法的主要研发和应用团队代表,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研发历程和应用要点。同时,他详细讲解了CJM工法在应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为在场的行业代表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设计代表详细介绍了传统工作井和CJM工法工作井的各自特点和相关适用性。杭州水务业主代表充分肯定CJM工法在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和环境敏感环境条件下的首次成功应用,并对其安全性和经济性表示认可。
浙江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绿色岩土与锚固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省绿建协会绿色岩土与地下空间开发分会会长,浙江大学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俞建霖教授则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对CJM工法的技术创新点进行了深入解读。他结合自己在岩土工程领域的研究成果,分析了CJM工法在力学原理、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创新之处,并对工法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浙江省绿建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绿色建筑工程设计院院长袁静在会上作总结发言,她首先感谢组织和参与本次观摩活动的各方,然后从自己参与的若干类似项目谈了相关成功经验,并从岩土与地下开发工业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CJM工法在推动绿色岩土工业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她希望有关单位继续努力,尽快把CJM工法等技术作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浙江省绿建协会绿色岩土与地下空间开发分会秘书长、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金小荣博士主持了本次观摩活动。本次技术观摩活动通过现场观摩与技术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为行业内的各方代表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技术推广和交流平台;同时本次活动受到来自上海、江苏和河南等全国的技术代表们积极参与,并尝试了部分现场网上观摩直播,网上观摩人数达到500余人,引起广泛关注。参会代表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不仅直观地了解了CJM工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还与同行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收获颇丰。大家一致认为,CJM工法作为一项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施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浙江省绿建协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技术交流和推广活动,推动更多像CJM工法这样的创新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助力浙江省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相信在行业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岩土工程领域的技术水平将不断提升,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绿色建筑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详情】
2025-05-12